LOADING
是客家先民南迁中转站、发祥地,北宋时期成为当时全国36个大城市之一,宋明理学发祥地,章贡区文物名胜居江西省之首,荟萃了“宋代四古”,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
赣县区因《山海经》所记“南方有赣巨人”而得名“赣县”,被誉为“客家摇篮”、“千里赣江第一县”、“中国板鸭之乡”;赣县区境内有白鹭官村商周遗址、南朝齐墓、汉朝契真寺、唐朝宝华寺、晋朝储君庙、文昌阁、客家文化城、白鹭古村等人文景观
大余,古称南安,是江西的“南大门”。宋代周程理学起源地,名胜古迹有唐宋所辟梅关和古驿道、南唐丫山灵岩寺、宋嘉佑寺塔、宋牡丹亭等
宁都历史悠久,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,属纯客家县,被誉为客家祖地;苏区摇篮;文乡诗国,赣南粮仓,赣江源头
寻乌是客家聚居地、客家的摇篮,2013年,被国家文化部正式纳入客家文化(赣南)生态保护实验区。
会昌县古称九州镇,为赣粤闽“三省通衢”
崇义县,明正德十二年(1517年)冬置县,是王阳明以“崇尚礼义”之意取其名。
石城,因境内“山多石,耸峙如城”而得名。石城县是中华客家文化发祥地、中国灯彩艺术之乡、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,素有“客家摇篮”之称。
上犹县于南唐保大十年(公元952年)建县,因治所建于大犹山之南、犹水口上侧而得名
定南与广东山水相连,自古就是赣粤两省的咽喉要地、商贾要道,素有“江西南大门”之称。
原名“虔南县”,因地处虔州(今赣州)之南而得名
安远是全国的“中国客家小吃之乡”,赣南采茶戏发源地
古称“南野”,秦、汉名“南埜”,三国时因“地接岭南,人安物阜”而得名南安县,晋太康元年(280年)始置南康县
县名取“人信物丰、因信而丰”之意。信丰县是江西历史文化名城,原中央苏区21个全红县之一,是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所在地,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核心区
兴国人文资源丰富,是千年古县、红色故土、中国堪舆文化发源地,孕育了浓厚的客家文化。
因县治在龙头山(一说百丈龙潭,又一说百丈龙滩)之南,取名龙南,寓“龙兴岭南”之意。
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,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,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、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、长征精神的发源地、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,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
瑞金是红色故都,当年中央苏区文化的中心。是共和国摇篮、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、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、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;是中国红色旅游城市